2015年2月5日 星期四

跟著芬蘭人爽爽玩輕鬆學


芬蘭的國旗以純白為底,深藍色不對稱的十字橫跨旗面,一如我們在冬季到訪所見的芬蘭,雪白一片。可這藍天色彩極清極淺,像水彩暈的水藍色筆墨,襯著粉紅、鵝黃、淡橘、靛紫,輕巧於天空與旅人遙相對望。

冰與火之舞:芬蘭滑雪、桑拿
芬蘭之旅起於LINE的三人群組,三名窮光蛋少女分別在英國、德國駐守多時,口袋盤纏差不多也已彈盡糧絕,對於北歐一直心動不敢行動。好在窮光蛋一號小文有個靠譜的弟弟「役男」(為保護無辜當事人採同音異字化名),曾經在芬蘭赫爾辛基當過一年交換學生,有對熱情好客的轟爸轟媽。更好在小文一家大小連同爺爺在六年前先到訪轟媽家,還厚顏無恥的長住了一個月,雙方家庭建立緊密友好的關係。

於是,窮光蛋二號阿昏三號丸跟著雞犬升天。我們分別以「役男的姊姊」、「役男的姊姊的朋友」這樣攀親帶故的遙遠關係,在昂貴的赫爾辛基白吃白住白爽了三天兩夜。

實際玩耍的兩天一夜,濃縮了滑雪、泡桑拿、轟爸生日派對,體驗精華版的芬蘭人生。

與阿昏從柏林出發,那時德國仍掛著水藍色天空,一路向西北飛往赫爾辛基,天空多了好幾層色彩。昏睡中幾次睜眼,看到夕陽餘韻照著彩虹般的天空,機翼滑翔在棉花糖堆起的雲層,有種要前往仙境的錯覺,隨手拍了幾張又陷入昏迷。
搭乘柏林航空,雲層很可愛
柏林飛往赫爾辛基的七彩天空 

初見芬蘭
冬日的赫爾辛基,下午五點已天黑,萬家燈火通明
芬蘭小娃兒率先領到蜘蛛人行李
見到轟媽已經接近傍晚,馬上來一頓芬蘭魚排晚餐。整場對話都以不存在的役男為話題藉以
拉攏關係,但出國快一年的小文非常幽默,連自己弟弟近況都不太確定,每每有人問了役男現在幾歲?在做什麼?每次給的答案都不一樣,句尾並隨時附帶一句:something like that~我不明白弟弟幾歲有什麼好不確定的。

一問三不確定的寒暄吃飯告一段落,轟媽問了句想不想泡桑拿,三人立刻點頭如搗蒜。原本以為大概再一陣子才會進行到這活動,誰知轟媽乃效率達人,立馬起身說,走!

魚排約莫還在食道裡等待下降的三人開始手忙腳亂收碗盤,然後像魚一樣裸體排隊沐浴更衣。距離晚餐結束不到十分鐘,餐桌上的六個女人已瞬間全裸出現在霧氣沖天的桑拿室。

踏進門的同時,剛好跟轟媽錯身而過,阿昏還一度認不出哪位,明明轟媽就坐在她旁邊一整晚啊!

此圖為隔日早餐,前一晚餐桌上的女人們見面不到三小時即坦誠相見
轟媽說,多數芬蘭住家都有桑拿,公寓大樓則有公共桑拿,而現在新建的大樓,一房一廳的套房就可能配備私人桑拿,跟台北市北投的溫泉屋有異曲同工之妙。

中文翻譯為桑拿、三溫暖的Sauna,來自芬蘭語,指的是傳統芬蘭浴。溫水簡單沖澡後,進入霧茫茫的桑拿室,熱度來自室內高溫灼熱的石頭,經由不斷舀水澆石頭產生水蒸氣,溫度大約60-80度。

踏進桑拿室的瞬間,滿滿滿的熱氣直撲臉上,剛坐下去的三到五分鐘,身體慢慢適應溫度,呈現很放鬆舒服的狀態,但坐滿五分鐘之後,隨時會有奪門而出的衝動。時間因人、因溫度而異,個人經驗是超過七十度的桑拿室大概待個三分鐘就想沖冷水澡了。

出去後轉換極冷的模式。傳統芬蘭浴是直接跳進冰水池,轟媽家沒有泳池,我們索性直接包裹浴巾到冰天雪地的室外。從一開始不太適應對方裸體有點彆扭,到這時已經很坦蕩了,(其實前後才十分鐘,)第二次踏出門就可以拍一系列的豪放照,明明跟鄰居只隔了一堆枯枝樹木,兩人還是放得很開。

正面全裸不知在豪放什麼的少女組
隔天轟媽帶我們出外泡桑拿,這次是真的冰水池。一脫完衣服連澡都沒沖,直接走進戶外快要結冰的水池,腳趾頭一碰到水面的那一刻真的會讓人想罵髒話,超、級、冷。我根本沒有辦法安靜地走進池裡,從頭到尾失控的啊啊啊大尖叫到結束。

當時氣溫攝氏零度,水溫則跟冷凍庫拿出來的冰水一樣冰,要有壯士斷腕的心才能走進去 
多待一秒都會崩潰,但我應該待了近十秒一定是瘋了
冰雪奇緣的瘋子參展台
小文站在凍結的鐵板上是鐵錚錚的漢子。水溫有多冷看隔壁池結凍就知道了 
與背景融為一體的雪靴裸女
小文跟我一共下水兩次,阿昏因為顧及心臟還是過過腳就好。事後我跟小文的共同心得是,千萬不要思考!只要假裝什麼事都沒有,像過馬路一樣自然就可以了。切忌用腦,只要被大腦發現你在幹蠢事就失敗了。

人超好的轟媽還帶我們去滑雪,因為當天溫度不夠低已經開始融雪,不適合雪扙滑雪,所以我們一行人就拉著雪盆跟一台雪橇車到後山玩。雪盆有點類似溜滑梯,但要自己控制方向,要右轉就伸手向右邊摩擦雪地。雪橇車很像迷你摩托車,有方向盤可以控制,中間還有剎車可以踩,超快超刺激。
滑雪盆、雪車的地點就在轟媽家約十分鐘路程的小山坡 
親愛的鄉親父老,懇請支持一號凍蒜
冬日跑跑卡丁車之其實車子超小台

芬蘭母女的單盆雙載

阿昏與跑超快的卡丁車
滑完雪盆、泡完桑拿後,一行人趕著回家準備轟爸轟妹的生日宴會。到訪的親戚都是關係緊密的親朋好友,許多人都見過傳說中的役男。役男滿場飛的席間,役男姊姊不斷以各種不確定的答案,面對親朋好友的相同提問。

轟家與役男視訊中
視訊持續。牧師轟爸非常可愛,常語出驚人,有野口特質
下午全家總動員一起準備的生日派對食物
 才華洋溢的阿昏手繪蛋糕

轟妹畫的花蛋糕

轟媽與英國芬蘭混血孫子,才五歲超高大
很不靠譜的役男姊姊跟20歲的轟姊
玩樂學習的芬蘭教育
溫馨晚餐後,我們進行了轟媽家一家大小都愛的桌遊。一共約八個年輕人,年紀上下差距約五歲,但思考模式真的差別頗大。其中一樣考驗邏輯推理的桌遊,台灣三人組兵敗如山倒。想起了前日餐桌與轟媽轟妹聊的芬蘭、台灣教育差別。

芬蘭是國際青年競賽的常勝軍,學生在閱讀與科學表現傲視全球,連開放教育聞名的英瑞典等國都要向其取經。但跟轟媽一家聊天的過程可以發現,獎項、成績似乎從不是芬蘭教育的重點。

轟媽說,芬蘭學生沒有統一的上下課時間,上課時數多寡跟年級有關,低年級學生上課約五小時、中高年級生約七小時。相當於台灣國高中的中學生,大概八九點上課,下午兩三點就下課了。我們說,台灣國高學生約七點半到校,打掃環境、早自習後一路上課到下午四五點,學測將近的國三、高三生再外掛第八九節到六點,再背著書包坐進補習班,回到家可能九點十點了。

兩方人馬聽完都一樣驚訝。轟姊第一時間問,那你們哪有時間玩?同一時間,我心中的疑惑卻是,這麼早下課回家要幹嘛?

我們說,因為亞洲教育希望孩子贏在起跑點,小朋友在學會玩之前,得先學會「學習」。學齡前就開始學才藝、學寫字、學語言,上學後開始補一大堆習。我們從小被灌輸要贏,以成績好壞、學校名氣、畢業後工作薪水當做輸贏的標準。但在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情況下,孩子一出生就不在同一個起跑點上。城鄉差距、家庭經濟、父母教育程度等,都牽動著每個小孩贏的機會籌碼。

"Every student is equal in Finland." 雖然知道北歐教育平等於亞洲甚多,但當轟媽像呼吸一樣自然自信的說完這句話,我還是忍不住詫然了幾秒。對他們來說,教育是憲法保障,政府平等的配給教育資源更是天經地義的事,學生的玩樂時間比寫作業長沒有哪裡不對。

轟姊說,「不管我的父母有沒有錢,政府都會一樣地對我。」芬蘭學生不僅不用繳學費,政府還會發給每個學生零用金,學校之間不重視排名優劣,師資也不會因為城鄉距離而有差別。下課後學生就回家玩,不是泡在線上打電動的玩,他們偏好閱讀、培養自己的興趣。

年約14歲的轟妹,大約台灣的國二青春期,跟我們不太快混熟,我們跟轟媽轟姊出門滑雪泡桑拿,她就自己搭公車到赫爾辛基市中心練拳擊,回來時看到她正掛在房門單槓上練臂力,玩桌遊倦了就回房間寫寫作業,不懂的地方再拿出來問哥哥。轟爸轟媽從沒開口趕她去做些什麼,像吃飯喝水一樣自在的主動安排時間,在我們這些從小被作業考試老師追著跑的台灣人看來,在芬蘭唸書壓力似乎少了很多、自由彈性也多了很多。

據役男不靠譜的姊姊表示,役男高中交換完一年回台灣,一度非常不適應。不適應於滿天的大考小考,不習慣同學們一窩蜂補習的壓力,想念起在芬蘭下課後騎著單車、回家想作業怎麼解題的樂學日子。

不是外國的月亮比較圓,但出國這幾個月認識不同國家的人。我總忍不住疑問,台灣學生唸書的時間比別人長、考試比別人多、分數比人高,但卻沒有比較厲害。很多人即使念到大學畢業,連基本的生活自理都有問題。有人出國後才學會削蘋果、才知道郵票背後有膠水、才會煮泡麵跟炒蛋以外的食物(這位是我)、遇到問題才知道要自己想辦法解決而不是問媽媽問老師該怎麼辦。更別提除了唸書以外的多元興趣發展了。

如果,我是說如果,未來我有小孩,我會希望她也可以自在地學習。在學會深奧的知識以前,先學習怎麼樣過生活,認識並接受自己與別人的不同,找到自己真正有興趣的事情發展。

感謝熱情溫暖的轟家,初見面就待我們親如摯友,真心分享交流芬蘭與台灣文化。

溫暖的轟家人,已經準備洗洗睡的轟妹不願露面只好掌鏡

我們在赫爾辛基有個家。((感謝不曾謀面的役男))











1 則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