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2月6日 星期五

我在北極圈開門,遇見極光跳舞

極光,旅行狂熱者清單上閃著螢光筆外掛雙星號的行程,原來可以午覺睡醒開個門就見著。

拍到最喜歡的一張,其他的都記在心裡了
離開赫爾辛基舒適的轟家後,我們搭乘芬蘭國內線前往北極圈的小鎮IVALO,展開五天四夜的追極光之旅。

氣溫約攝氏-18度,呼吸每一口都要謹慎,但拍照還是要燦笑

北極圈的天空一直很夢幻
挪威航空機尾標示不同的北歐名人畫像
抵達IVALO機場,還需轉往車程約四十分的極光小木屋INARI Village,阿昏上網查詢後,發現網友大多向民宿訂機場來回接駁車,但驚為天人的是單人票價二十五歐元。耳朵硬的窮光蛋三人決定到現場再問遊客中心,但荒蕪的北極圈小鎮機場大約只比蘭嶼機場大一咪咪,價格也毫無虛假就是這般昂貴,在零下十幾度的室外問到接駁車時已經滿班,我們只能臨時叫計程車。

年輕小哥司機漫天喊了九十歐元,小文大概是冷瘋了,喊了八十五歐元,對方答應後,就飛快向司機九十度鞠躬道謝像風一樣咻上車,我跟阿昏在一旁邊傻眼邊空靈跟著上車。事後三人講到此事都笑歪,只少五歐就大鞠躬,腰骨是有多軟Q。

沒在歐洲搭過計程車但我在北歐搭了......

冰雪奇緣的白色森林,請自動忽略電線
極光小木屋房型多樣,高級一點的還配備桑拿室,我們選了最陽春的四人房帶廚房,一晚僅約60歐元。分別從英國、德國扛了大量食物,韓國泡麵、英國司康、德國巧克力,甚至還搬了包麵粉打算做蔥油餅,真心怕餓到,但以三名正常少女食量,這些食物絕對夠度過一周。但小文跟阿昏大概打娘胎就不認得餓這字怎寫,喝完一鍋湯、扒完一大碗飯,轉頭又去偷餅乾吃,看得我傻了眼失了魂。很可惜這部分沒照片佐證,因為拍照速度真的遠比不上吃貨組銷貨進度,每次想說要拍照要拍照,食物就又空了一半。

抵達後先來三包辣到嗆口的韓國泡麵飽肚,上網查了八點過後極光指數有二(數字愈高代表愈有機會看到,但事後證明不是那麼準),近七點準備著裝出門。極光必備裝扮關鍵就是,除了內衣褲外,身上每樣東西都加倍,我是說,加三至四倍。

我的著裝順序。上身:其實可以不穿的內衣,雪地毫無作用也沒人知道呀你說是不是、發熱衣、緊身束衣、長袖外衣、鋪棉衣、輕羽絨、長版外套。下身:內裡鋪綿絲襪*3、牛仔褲、風褲。頭部:鋪棉髮帶套頭、再罩毛帽,脖圍掩口鼻、外加圍巾。手部:可滑手機的薄手套、鋪棉手套。腳部:褲襪當底、毛巾襪,再一雙羊毛襪。

溫馨小提醒一,著裝至發熱衣時,先將貼暖暖包在後腰,穿鞋前丟兩片暖暖包在腳趾位置。

溫馨小提醒二,著裝前就要準備好所有要帶出門的相機、手機,因為穿完要手刀出門不然會在房裡熱到窒息。

出門後快速看了地圖指標,三個人有兩種意見,路痴一號小文覺得右轉才是湖邊、阿昏想往左轉,丸同學則還在思考人生。最後莫名達成共識,往沒有車聲的右邊走去。

步行不到一分鐘後一個左轉,「誒~~那是嗎?」小文指著天空一團乳白色迷霧率先發問。「好像是誒?」阿昏搭腔。丸拿出相機對天盲拍,三個人同時湊往相機,顯影那刻一起尖叫:「啊~~~真的是誒!」

我們沒別的就是目不識丁跟幸運,怎樣。

第一眼見到的極光,極光較弱時,肉眼所見為白色霧團,相機才能拍到綠光
好了,接下來我想沒人有心思看我寫啥了,極光照片連發。

有點像蛇,還有嘴巴

左方出現黃光,這時肉眼看就可以辨別兩個顏色

阿昏好開熏

小文的招牌姿勢

大概是一個很驕傲的概念 
極光下自拍,推薦SONY RX100為極光必備

風貌百變的極光,三秒鐘就換好不同裝扮登場,下面五張發生於十秒內


岔開
有點像兔子

十字很可愛,別說有耶穌,謝謝。 
極光走了,只剩黑壓一片

下方為Inari湖,太冷已凍結成厚雪。極光線條被山擋住了,在山上看應該更震撼 
換成仙境傳說造型

細看會發現光暈樣子變了
第一晚幸運地看到,以為很輕易可見。也因將近零下20度真的太冷,大約晚上十點我們就躲回房間窩了。報應就是接下來兩天都等不到,心急如焚向極光懺悔,並大肆播放孫燕姿的《綠光》,祈禱極光再次賞臉。

好在離開的前一晚,極光又出現了。

這次發生的更突然。在小鎮除了吃飯睡覺等極光啥事都不做的三人,午飯過後忽然被強烈睡意襲擊,熄燈躺平大睡了三個小時,醒來後還各自粘著在床上滑手機聊天。

我們住在離湖一分鐘的房間,開門就可見極光。等待仙光降臨的這幾天,我們養成了不成文的潛規則,要上廁所的人就要順手開門看下極光出現沒。手機滑完忽然被尿意召喚的本人彈起身走向廁所,先開了左手邊的大門,

誒!出、現、了!

永遠忘不了開門這一幕
伴著紅黃綠光的巨型彩帶舞

可能太震撼所以脫窗了 

感謝極光大神開我們眼界
你不考慮換個姿勢嗎
神仙下凡的步道
浴火鳳凰哎呀呀,好吧那是靈芝草人

讓讓,仙女要下凡了

當晚這人家有孩子出世我也不意外,但這也是民宿所以真的生出來也有點令人困擾

無懈可擊吧這張
幫小文拍好美好的照片後,每個人身邊的攝影狂魔又出現了,這次情況非常棘手,狂人小文在倏忽即逝的極光準備離場時,斷腦筋的把調整模式圓盤當快門,結果當然是按不下任何一張照片,於是史上最煎熬的十幾秒過去後,我們得到了濃淡兩樣情的極光合影。

我抓著小文的手指頭才知道他從頭到尾都按錯鍵,此時極光已淡去,我還是強打精神璨笑

漸舞漸淡

幾乎每秒造型都不同

星星好亮,天氣夠晴朗才能見極光大神

淡了淡了,但還是美的

呵呵呵,很適合配聖誕老人笑聲

文字不夠形容這有多美

肉眼所見,天空只剩白霧,但相機仍抓得到殘影



我只想說,火影忍者~~~
 以下為阿昏作品,我們搬了椅子當腳架才穩住相機。
星空餘影


仔細看看平常黑摸摸的天空更覺得這也多不可思議

顏色有些許變化,阿昏的雪衣很搶眼
一直不動約七秒才能拍到這照片,我跟阿昏在旁邊偷笑

現場很像幾米星空劇照

五天四夜一共看了三次極光,最後一晚有兩次大爆發。最後一次,只有我奪門而出。

那時湖面空無一人,放肆地在極光下張開雙臂慢跑。這時候再也不想拍下任何一張照,湖邊靜的連快門喀擦聲都嫌鬧。

無法移開雙眼凝視極光舞著,當極光甩著袖波動,仿佛聽見豎琴樂聲,輕輕的,撥弄指尖。事後查詢才知道,極光,又被稱為「有聲音的光」。一解我當時的疑惑。

當天晚上只剩我站在湖邊,很專注很專注地盯著光暈看,耳邊自動奏起了輕音樂迴盪的聲音,我聽到的是豎琴聲,很輕,不快也不慢,有時漸快又漸慢。

那一刻,天有多廣心就有多闊。那些曾經讓人心煩意亂的,再也想不起來了,也再沒什麼值得計較了。



感謝網路神人攝影師的影片,值得細細回味的每個片段。









2015年2月5日 星期四

跟著芬蘭人爽爽玩輕鬆學


芬蘭的國旗以純白為底,深藍色不對稱的十字橫跨旗面,一如我們在冬季到訪所見的芬蘭,雪白一片。可這藍天色彩極清極淺,像水彩暈的水藍色筆墨,襯著粉紅、鵝黃、淡橘、靛紫,輕巧於天空與旅人遙相對望。

冰與火之舞:芬蘭滑雪、桑拿
芬蘭之旅起於LINE的三人群組,三名窮光蛋少女分別在英國、德國駐守多時,口袋盤纏差不多也已彈盡糧絕,對於北歐一直心動不敢行動。好在窮光蛋一號小文有個靠譜的弟弟「役男」(為保護無辜當事人採同音異字化名),曾經在芬蘭赫爾辛基當過一年交換學生,有對熱情好客的轟爸轟媽。更好在小文一家大小連同爺爺在六年前先到訪轟媽家,還厚顏無恥的長住了一個月,雙方家庭建立緊密友好的關係。

於是,窮光蛋二號阿昏三號丸跟著雞犬升天。我們分別以「役男的姊姊」、「役男的姊姊的朋友」這樣攀親帶故的遙遠關係,在昂貴的赫爾辛基白吃白住白爽了三天兩夜。

實際玩耍的兩天一夜,濃縮了滑雪、泡桑拿、轟爸生日派對,體驗精華版的芬蘭人生。

與阿昏從柏林出發,那時德國仍掛著水藍色天空,一路向西北飛往赫爾辛基,天空多了好幾層色彩。昏睡中幾次睜眼,看到夕陽餘韻照著彩虹般的天空,機翼滑翔在棉花糖堆起的雲層,有種要前往仙境的錯覺,隨手拍了幾張又陷入昏迷。
搭乘柏林航空,雲層很可愛
柏林飛往赫爾辛基的七彩天空 

初見芬蘭
冬日的赫爾辛基,下午五點已天黑,萬家燈火通明
芬蘭小娃兒率先領到蜘蛛人行李
見到轟媽已經接近傍晚,馬上來一頓芬蘭魚排晚餐。整場對話都以不存在的役男為話題藉以
拉攏關係,但出國快一年的小文非常幽默,連自己弟弟近況都不太確定,每每有人問了役男現在幾歲?在做什麼?每次給的答案都不一樣,句尾並隨時附帶一句:something like that~我不明白弟弟幾歲有什麼好不確定的。

一問三不確定的寒暄吃飯告一段落,轟媽問了句想不想泡桑拿,三人立刻點頭如搗蒜。原本以為大概再一陣子才會進行到這活動,誰知轟媽乃效率達人,立馬起身說,走!

魚排約莫還在食道裡等待下降的三人開始手忙腳亂收碗盤,然後像魚一樣裸體排隊沐浴更衣。距離晚餐結束不到十分鐘,餐桌上的六個女人已瞬間全裸出現在霧氣沖天的桑拿室。

踏進門的同時,剛好跟轟媽錯身而過,阿昏還一度認不出哪位,明明轟媽就坐在她旁邊一整晚啊!

此圖為隔日早餐,前一晚餐桌上的女人們見面不到三小時即坦誠相見
轟媽說,多數芬蘭住家都有桑拿,公寓大樓則有公共桑拿,而現在新建的大樓,一房一廳的套房就可能配備私人桑拿,跟台北市北投的溫泉屋有異曲同工之妙。

中文翻譯為桑拿、三溫暖的Sauna,來自芬蘭語,指的是傳統芬蘭浴。溫水簡單沖澡後,進入霧茫茫的桑拿室,熱度來自室內高溫灼熱的石頭,經由不斷舀水澆石頭產生水蒸氣,溫度大約60-80度。

踏進桑拿室的瞬間,滿滿滿的熱氣直撲臉上,剛坐下去的三到五分鐘,身體慢慢適應溫度,呈現很放鬆舒服的狀態,但坐滿五分鐘之後,隨時會有奪門而出的衝動。時間因人、因溫度而異,個人經驗是超過七十度的桑拿室大概待個三分鐘就想沖冷水澡了。

出去後轉換極冷的模式。傳統芬蘭浴是直接跳進冰水池,轟媽家沒有泳池,我們索性直接包裹浴巾到冰天雪地的室外。從一開始不太適應對方裸體有點彆扭,到這時已經很坦蕩了,(其實前後才十分鐘,)第二次踏出門就可以拍一系列的豪放照,明明跟鄰居只隔了一堆枯枝樹木,兩人還是放得很開。

正面全裸不知在豪放什麼的少女組
隔天轟媽帶我們出外泡桑拿,這次是真的冰水池。一脫完衣服連澡都沒沖,直接走進戶外快要結冰的水池,腳趾頭一碰到水面的那一刻真的會讓人想罵髒話,超、級、冷。我根本沒有辦法安靜地走進池裡,從頭到尾失控的啊啊啊大尖叫到結束。

當時氣溫攝氏零度,水溫則跟冷凍庫拿出來的冰水一樣冰,要有壯士斷腕的心才能走進去 
多待一秒都會崩潰,但我應該待了近十秒一定是瘋了
冰雪奇緣的瘋子參展台
小文站在凍結的鐵板上是鐵錚錚的漢子。水溫有多冷看隔壁池結凍就知道了 
與背景融為一體的雪靴裸女
小文跟我一共下水兩次,阿昏因為顧及心臟還是過過腳就好。事後我跟小文的共同心得是,千萬不要思考!只要假裝什麼事都沒有,像過馬路一樣自然就可以了。切忌用腦,只要被大腦發現你在幹蠢事就失敗了。

人超好的轟媽還帶我們去滑雪,因為當天溫度不夠低已經開始融雪,不適合雪扙滑雪,所以我們一行人就拉著雪盆跟一台雪橇車到後山玩。雪盆有點類似溜滑梯,但要自己控制方向,要右轉就伸手向右邊摩擦雪地。雪橇車很像迷你摩托車,有方向盤可以控制,中間還有剎車可以踩,超快超刺激。
滑雪盆、雪車的地點就在轟媽家約十分鐘路程的小山坡 
親愛的鄉親父老,懇請支持一號凍蒜
冬日跑跑卡丁車之其實車子超小台

芬蘭母女的單盆雙載

阿昏與跑超快的卡丁車
滑完雪盆、泡完桑拿後,一行人趕著回家準備轟爸轟妹的生日宴會。到訪的親戚都是關係緊密的親朋好友,許多人都見過傳說中的役男。役男滿場飛的席間,役男姊姊不斷以各種不確定的答案,面對親朋好友的相同提問。

轟家與役男視訊中
視訊持續。牧師轟爸非常可愛,常語出驚人,有野口特質
下午全家總動員一起準備的生日派對食物
 才華洋溢的阿昏手繪蛋糕

轟妹畫的花蛋糕

轟媽與英國芬蘭混血孫子,才五歲超高大
很不靠譜的役男姊姊跟20歲的轟姊
玩樂學習的芬蘭教育
溫馨晚餐後,我們進行了轟媽家一家大小都愛的桌遊。一共約八個年輕人,年紀上下差距約五歲,但思考模式真的差別頗大。其中一樣考驗邏輯推理的桌遊,台灣三人組兵敗如山倒。想起了前日餐桌與轟媽轟妹聊的芬蘭、台灣教育差別。

芬蘭是國際青年競賽的常勝軍,學生在閱讀與科學表現傲視全球,連開放教育聞名的英瑞典等國都要向其取經。但跟轟媽一家聊天的過程可以發現,獎項、成績似乎從不是芬蘭教育的重點。

轟媽說,芬蘭學生沒有統一的上下課時間,上課時數多寡跟年級有關,低年級學生上課約五小時、中高年級生約七小時。相當於台灣國高中的中學生,大概八九點上課,下午兩三點就下課了。我們說,台灣國高學生約七點半到校,打掃環境、早自習後一路上課到下午四五點,學測將近的國三、高三生再外掛第八九節到六點,再背著書包坐進補習班,回到家可能九點十點了。

兩方人馬聽完都一樣驚訝。轟姊第一時間問,那你們哪有時間玩?同一時間,我心中的疑惑卻是,這麼早下課回家要幹嘛?

我們說,因為亞洲教育希望孩子贏在起跑點,小朋友在學會玩之前,得先學會「學習」。學齡前就開始學才藝、學寫字、學語言,上學後開始補一大堆習。我們從小被灌輸要贏,以成績好壞、學校名氣、畢業後工作薪水當做輸贏的標準。但在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情況下,孩子一出生就不在同一個起跑點上。城鄉差距、家庭經濟、父母教育程度等,都牽動著每個小孩贏的機會籌碼。

"Every student is equal in Finland." 雖然知道北歐教育平等於亞洲甚多,但當轟媽像呼吸一樣自然自信的說完這句話,我還是忍不住詫然了幾秒。對他們來說,教育是憲法保障,政府平等的配給教育資源更是天經地義的事,學生的玩樂時間比寫作業長沒有哪裡不對。

轟姊說,「不管我的父母有沒有錢,政府都會一樣地對我。」芬蘭學生不僅不用繳學費,政府還會發給每個學生零用金,學校之間不重視排名優劣,師資也不會因為城鄉距離而有差別。下課後學生就回家玩,不是泡在線上打電動的玩,他們偏好閱讀、培養自己的興趣。

年約14歲的轟妹,大約台灣的國二青春期,跟我們不太快混熟,我們跟轟媽轟姊出門滑雪泡桑拿,她就自己搭公車到赫爾辛基市中心練拳擊,回來時看到她正掛在房門單槓上練臂力,玩桌遊倦了就回房間寫寫作業,不懂的地方再拿出來問哥哥。轟爸轟媽從沒開口趕她去做些什麼,像吃飯喝水一樣自在的主動安排時間,在我們這些從小被作業考試老師追著跑的台灣人看來,在芬蘭唸書壓力似乎少了很多、自由彈性也多了很多。

據役男不靠譜的姊姊表示,役男高中交換完一年回台灣,一度非常不適應。不適應於滿天的大考小考,不習慣同學們一窩蜂補習的壓力,想念起在芬蘭下課後騎著單車、回家想作業怎麼解題的樂學日子。

不是外國的月亮比較圓,但出國這幾個月認識不同國家的人。我總忍不住疑問,台灣學生唸書的時間比別人長、考試比別人多、分數比人高,但卻沒有比較厲害。很多人即使念到大學畢業,連基本的生活自理都有問題。有人出國後才學會削蘋果、才知道郵票背後有膠水、才會煮泡麵跟炒蛋以外的食物(這位是我)、遇到問題才知道要自己想辦法解決而不是問媽媽問老師該怎麼辦。更別提除了唸書以外的多元興趣發展了。

如果,我是說如果,未來我有小孩,我會希望她也可以自在地學習。在學會深奧的知識以前,先學習怎麼樣過生活,認識並接受自己與別人的不同,找到自己真正有興趣的事情發展。

感謝熱情溫暖的轟家,初見面就待我們親如摯友,真心分享交流芬蘭與台灣文化。

溫暖的轟家人,已經準備洗洗睡的轟妹不願露面只好掌鏡

我們在赫爾辛基有個家。((感謝不曾謀面的役男))